智能健身镜“退潮”

资本催熟。

lululemon公司历史上的首次收购或以失败而告终。

三年前,这家公司以5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健身镜品牌Mirror,近日,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lululemon正在为Mirror寻求买家。

今年3月,Lululemon首席财务官在财报会上表示,“公司的家庭健身业务面临挑战,Mirror的销售额不如预期”;Lululemon的CEO卡尔文·麦克唐纳则公开承认,“对Mirror的收购,是公司的一次决策失误。”

1

Mirror成立于2016年,是智能健身镜的“鼻祖”,曾经也是明星创业项目,2019年,lululemon向Mirror“初投”了100万美元,就遭到外界质疑,对此,lululemon解释:“投资与公司的愿景相符,我们要做体验式运动生活品牌。”

到了2020年,疫情封锁下,消费者被困家中,家庭健身爆发式增长,这直接导致了lululemon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irror,“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连接lululemon用户、在他们健身和健康场景下的首选平台,而Mirror就是这个平台。”

被收购前,Mirror的估值已经达到3亿美元,同赛道的产品发展也正如日中天,2019年上市的健身单车品牌Peloton,次年股价一路走高,顶峰时股价超过160美元,并与特斯拉等一起成为美国市场的“妖股”;只比Mirror早一年创立的Tonal,2020年之后每笔融资的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还获得了众多顶级运动员的背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lululemon信心大增,为Mirror定了一个增长目标。2019年,Mirror的收入约为4500万美元,收购当年超预期地实现了1.7亿美元的收入,于是,lululemon将Mirror2021年的预期收入设定在2.5~2.75亿美元,但不久后就将预期砍半。

如今,媒体已经很难在财报和财报会议中获取到Mirror的收入信息。

智能健身镜“退潮”

2

和Mirror有着相似境况的还有国内健身镜品牌Fiture。

资料显示,Fiture是国内较早进入智能健身镜领域的初创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至今共完成四轮融资,包括2019年8月的天使轮、2020年9月的A轮、2020年12月的A+轮、以及2021年4月的B轮,总数额近4亿美元。

不过,在2023年3月,界面新闻曝出Fiture关停了大部分北美业务,裁撤了近百人的团队。早在去年7月,Fiture也被传出裁员信息,涉及人数超过500人,主要为国内业务一线员工,此外还有四位VP离职。

Fiture 与 Mirror 在工业设计、课程内容、品牌调性、定价等方面都高度相似,唯一的区别是Fiture集成了深度摄像头做视觉AI动作识别,而 Mirror 没有涉及AI领域,甚至被国外用户吐槽经常连不上网。也难怪,Fiture创始团队之前就是做无人驾驶的,动作识别捕捉的算法和系统这一块对他们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不过,健身人士称,AI并非健身镜的重点。

火热时期,著名投资人孙正义将Fiture对标为Mirror,但如今,Fiture除了在国内还推出一些产品外,由于它的定价过高,在8000+,在不习惯付费的中国市场更是小众需求。

智能健身镜“退潮”

新经济沸点统计,在2020年到2021年间,国内公司频繁进入这个赛道,咕咚fitmore、乐刻LITTA Mirror、数智引力Imbody、小度添添等等,到2023年的今天已经在市场上无多少音量了。疫情是一个特殊的外因,给这个领域的畸形增长提供了特殊的环境,到了今天,是褪去潮水、恢复理性的时刻,毕竟,智能健身产品的模式目前在全球均没有出现过成功案例。

3

国外的几个品牌也是迅速没落,疫情期间,一度成为美股妖股的Peloton,其创始人、联合创始人目前均已离职再创业,Peloton也连续第八个季度亏损,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继续同比下降30%;Tonal虽然获得了新一轮的融资,但估值较两年前已经跌去了10亿美元。

lululemon收购Mirror后,于2020年10月将Mirror部门更名为lululemon Studio,用户每个月支付39美元,即可使用Mirror及专属App访问lululemon Studio,订阅课程内容,但是经过反复尝试,盈利一直乏力,前不久,lululemon透露,“将会保留硬件业务,会将重心转向内容社区”,起初,大家都觉得Mirror将会逐渐被边缘化,但谁也没想到,现在落了个被甩卖的结局。

针对国内品牌Fiture的批评就更多,虽然它主打AI功能,然而,用户吐槽最多的也是它“动作捕捉”的精准度比较差,另外,健身人士表示,“与其花大价钱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还不如交钱给私教买课”。由于Fiture定价过高,健身人士还一度研究过平替方案,例如一块穿衣镜+一个健身软件APP,或者大屏电视旁边摆一面镜子。毕竟在健身房里,镜子的原始功能还是为了纠正动作。

理性思考智能健身镜领域,它短暂的繁荣根源疫情,在资本的催化下变得“早熟”,这是资本市场重复多遍的“套路”,近两年,一波波的概念像区块链、元宇宙等让人应接不暇,智能健身镜的经历也是类似——在尚未被验证走得通的前提下,市场上便有一波产品蜂拥而至。

一旦这样的产品被消费者买回家后,与其它家用健身产品一样,存在两个痛点:购买时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这个问题也存在于二手转让,以及放在家里的启动,回想我们放在家里的跑步机、健身单车等,时间久了,都会被冷落在角落吃土。

也许,经过认知打磨的智能健身镜产品会成为线下健身的补充形式,然而,新经济沸点询问过许多资深健身人士,他们给了个中肯的建议:家里健身效果其实一般,毕竟大多都是徒手,能去健身房就去健身房吧,有环境、有朋友、也有专业的教练,才能更好的坚持下去……

(本文由新经济沸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天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