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伞保险经纪六周年,科技如何改变保险业?

“科技化的另一面是服务化。”

文 | 非攻

今年3月,即将六周岁的小雨伞保险经纪宣布获得数亿元的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歌斐资产领投。

小雨伞创始人兼CEO光耀表示,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保险科技”的投入,并提出“明白买、放心赔”的承诺,将科技运用到交易、服务的各个环节

如何界定“保险科技”?领投方歌斐资产的董事叶钢这样描述:小雨伞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刻理解投保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与保险公司合作,快速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健康险和人寿险;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核保、理赔等切身关系到客户利益的服务。

此时,快六岁的小雨伞保险经纪已国内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服务上千万用户万。

中国保险“科技化”简史

如果非要给中国保险的“科技化”一个“断代”的话,2012年必定是个起点。

当年2月,原保监会公布第一批19家“具有网上销售保险资质”的网站,这种起始于销售端电商化的方式,拉开了中国保险业互联网化的序幕。

到了2018年,“互联网保险”都在向“科技保险”转化,本翼资本的研究表明,这个阶段,保险业在ABC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多种技术渗透下,业务开始延伸至全产业链,从核保、赔付覆盖到产品设计、风控、定价等环节。

诞生于2015年1月的小雨伞保险经纪,处于这两个时间节点之间,这源于创始人光耀对趋势的判断,“2014年,我在腾讯从事移动支付工作,我认为很多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都会交易线上化,这也是我们团队选择保险交易平台创业的逻辑”,他回忆。

很多趋势出现之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苗头,只有回过头去,才能参透一些标志性事件在彼时的意义。就像第一代苹果手机诞生于2007年,而移动互联网在三年后的2010年才迎来爆发。

相应地,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虽然起点为2012年,但只有到了2014年,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支付战争白热化后,才带动移动支付普及率的提升,此时,中国互联网商业的基础设施基本搭建完成,这个领域即将迎来更多的B端以及海量的C端。

排除后来的政策风险,2015年的确是互联网保险创业的一个最佳时间窗口,彼时成立的小雨伞保险经纪,不仅成为保险科技的见证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行业痛点的变革

C轮融资后的小雨伞,提出“明白买,放心赔”的服务承诺,目的是让用户在保险购买和理赔环节,获得极致服务。作为一家科技型保险经纪,要达成极致服务,离不开技术的持续投入,以及对保险业既有痛点的洞察,创始人光耀总结:“科技化的另一面是服务化。”

先来看“明白买”。用户可借助互联网,更加生动地了解保险规则,让他们确认保险产品是否适合自己。除了与保险公司联合定制的保险产品,小雨伞在核保环节推出智能核保系统“小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医生诊断习惯各异给出多个疾病名称的情况,“小智”具有模糊搜索疾病定位功能,可以快速帮用户定位异常并匹配对应的疾病核保,方便精准更省心。

再来看“放心赔”。众所周知,理赔作为保险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在传统领域经常被戏称为“薛定谔的赔付”,“只有摊上了事,才知道到底能不能赔。”

小雨伞保险经纪成立之初,便关注到这个行业痛点,推出“咔嚓理赔”,用户上传理赔资料图片,即可在线申请理赔;2018年,小雨伞保险经纪自主研发AICS理算系统,并依托系统率先在行业中推出“闪赔”垫付服务;2019年,随着长期保险产品销售激增,小雨伞保险经纪推出“大案理赔管家”“一键报案”“法律援助”等服务。

这些举措,目的是让小雨伞的用户感受到“一年期保险产品理赔更快,长期保险产品理赔更省事”的服务。

用科技手段去解决行业痛点,这应该是革新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作为一家科技型保险经纪平台,互联网化是科技化的起点,但这也给小雨伞带来了清晰的辨识度。

例如,传统保险触达用户,必须借助线下网点与代理人,当咨询、购买、核保、理赔遇到不同问题时,每个环节都有人工介入。而互联网保险,不仅把互联网视为售卖渠道,更让互联网成为一种服务和连接方式,再结合多维度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匹配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小雨伞保险经纪在协助保险公司理赔中时发现,在互联网保险中,销售数量占比高达80%以上的小额保险,客户对其理赔时限的容忍度是很低的,因此在2018年,小雨伞保险经纪针对小额理赔发布AICS理算系统,最大程度优化顾客体验。

此外,在2018年小雨伞保险就完成线上交易的全流程服务,从售前咨询到产品定制,再到购买、核保和理赔,重塑后的保险交易,提升了服务效率,并形成服务闭环。在2021年的今天,一个客户想获得小雨伞的服务,首先是7×24小时在线服务,其次是借助智能化手段,让理赔、核保和核赔等环节变得流畅。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保险科技的产业演进路线,最初聚焦于“渠道变革”,第二层到了“技术带来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最后才触及到行业基础设施层面的变革。

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小雨伞保险经纪走到了第二层,光耀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未来保险,科技化是必然,科技化的另一面一定是服务化”,提升并优化服务环节,是为了达成更好的用户体验,解决他们买保险过程中的各种痛点。

光耀认为,互联网保险要健康发展,不应单纯强调规模和利润,更应该将“解决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关注“用户的长期价值”,了解他们更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以及服务上。

科技带来了增量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小雨伞保险经纪的投保用户“平均年龄在33岁”,基本上为87、88后,“这个群体最初投保时是单身,没过几年,就开始结婚生子,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过渡到家庭式的。”

“年轻的用户对商业保险市场的认知和看法都不一样”,在小雨伞的观察中,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趋于统一,为天生的网民。

据微保&腾讯CDC的数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网民对互联网保险的接受度较高,已经达到75.2%。与此同时,主力保险的消费人群正在向80、90后群体迁移,“首次购险年龄随出生年代而逐渐年轻化,80后首次购险年龄26.7岁,90后已降至21.7岁;城市线级降低,首次购险年龄随之增高。”

这个趋势,正在倒逼许多传统保险企业插上科技互联网的翅膀,以触达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但本翼资本的研究报告认为,“传统保险公司在科技发展的当下,缺乏效率、过度依赖营销人和代理人等问题也愈发明显。”

另外,互联网保险在总体保险市场中的占比还很小,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它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规模保费收入达到1766亿元,根据银保监会2020年3月的预计,2020年,我国保险市场将超4.4万亿。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9年,保险业务线上化渗透率只维持在6~9%左右,且增速较慢,传统的线下化渠道模式仍为主流,“渠道数字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科技、互联网对保险业的改变,还有很多玩法,例如依托互联网生态的险种不断诞生,退运费险、准时险等等;依托物联网的UBI车险,“像用自来水一样买车险”……互联网保险从生态、生活方式出发,挖掘了更生动的需求,让购买保险从低频变得高频,从过去很难获得,变得易于获取。

从触达用户、保险品种创新的多元化来看,科技互联网对于保险业的改变,创造了更大的增量市场,也带来技术驱动创新的新模式,无论是个性化定价,还是小额、碎片、海量化需求,对保险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业界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对于保险业的价值和意义后,六岁的小雨伞保险经纪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六年。(完)

(本文由新经济沸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您还可以从如下渠道阅读此文:

原创文章,作者:天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