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
文 | 老冀说科技 冀勇庆
当年有多少AI(人工智能)科学家加入科技巨头,如今就有多少正在逃离。
最典型的某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科学家已经走得七七八八;还有某里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由于科学家大量流失,如今已经整体并入该公司的云智能部门了。
当年有多少AI科学家加入科技公司,如今就有多少正在逃离。2016年AI大火,科技公司愿意花百万美元年薪去抢一名科学家,现在却发现AI离真正的产业化还相去甚远,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其实,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科学家们最好还是待在研究机构,与科技公司协同搞研究,才能做到相看两不厌。
要知道,此前AI科学家可是科技巨头们争抢的对象。前几年AI大火,AI研究人员奇缺,导致很多科技巨头开出百万美元的年薪去研究机构挖人。像AI业界最知名的李飞飞,就是在2016年加盟Google,负责云端人工智能暨机器学习研发。
而在更早之前的2014年,百度也宣布启动“少帅计划”,主要针对30岁以下的优秀人才甄选和培养,入选人才都将拿到百万以上的年薪,并且获得赴美国硅谷工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AI科学家们也很愿意加入科技巨头,这是因为AI的三大关键因素(数据、算力、算法)中,科技巨头们在数据和算力上往往占据了很大优势,他们也需要科学家们从算法上予以支持。
以往,人类实现科技进步的过程,一般都是科学家们首先在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取得突破,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然后科技巨头的研究机构再接着跟进,再花上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其产业化。
而如今在AI领域,科技巨头的研究已经跑到了科研机构的前面了。
不过,现实其实很残酷。经过几年的招兵买马,并且耗费巨资折腾了一番之后,科技巨头们突然发现,自己关注的将来用到AI的大产业,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慧医疗,抑或是通用机器人,离真正的产业化还相去甚远,未来数年内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IBM中国研究院关门了,却连一滴水花都没能激起。IBM中国研究院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虽然能够击败全世界最好的知识问答选手,却没能在医疗领域成功落地。当科技巨头无法实现持续增长的时候,迫于股东和资本市场的压力,只能砍掉一些目前还无法带来收益的研究项目甚至整个研究机构。
所以说,天底下还真没什么旱涝保收的事情。
以IBM曾经的人工智能明珠“沃森”为例。早在2011年,沃森就在知识竞赛中击败了人类冠军。2014年,IBM投资成立了沃森集团(Waston Group),希望将其用于智慧医疗领域。结果烧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包括收购了一大堆配套的AI公司,却仍然无法在医疗领域产业化,如今落得要被IBM出售的境地。
对于IBM、Google这些科技巨头来说,他们盯着的都是规模达万亿元的大市场;为此,他们不惜聘请最高端的科研人才,希望能够在短期内烧出一个火红的市场。一旦在预期时间内没有达到他们的产业化预期,那些高薪聘请的AI科学家们就不太受待见了。毕竟,科技巨头是追求市值和盈利的公司,不可能像科研机构那样只投入没有产出。
因此,一些AI科学家在科技巨头摸爬滚打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科研机构。还是以李飞飞为例,她在2018年9月返回斯坦福大学任教,并参与斯坦福大学的AI研究。
而在国内,原百度总裁张亚勤在退休之后,宣布在2019年12月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而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老同事们也纷纷离开科技巨头,加盟AIR,其中包括海尔集团CTO赵峰、字节跳动副总裁兼AI Lab主任马维英等人。
未来,势必还有更多的AI科学家从科技巨头离职,加入AIR。
不过,离开科技巨头的AI科学家们,也并没有全部回归象牙塔。实际上,他们大多数又去了创业公司。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恰恰说明AI的用途非常广泛,虽然在一些大产业要实现产业化还很困难,却完全有可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有人曾经盘点过从号称中国AI黄埔军校的百度离职的AI科学家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去创业了:其中,吴恩达做AI培训,余凯搞汽车AI芯片,戴文渊创办的第四范式主要从事金融行业的AI应用,张超创办的康夫子则致力于研发全科机器人医生,亓超的三角兽聚焦在AI语音领域……总之,他们创业的领域可谓五花八门。
由此可见,所谓AI进入低潮,其实只是因为过去几年太高潮了而已。实际上,未来AI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必将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通用型技术和基础设施,大家认为呢?
(本文作者冀勇庆,文章首发公号老冀说科技,新经济沸点经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新经济沸点立场。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