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成奶茶界的“拼多多”

奶茶界的“老三”。

文 | 移轨创新 朱丽

高质平价,下沉市场,全国门店开到1万家,年入60亿元,这个商业神话居然被一杯奶茶突破了!

这就是蜜雪冰城,一度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

在中国茶饮市场,蜜雪冰城的存在感(知名度)并不如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有逼格。尤其是对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喝过。

但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奶茶品牌,近几年来在茶饮市场异军突起,卖得红红火火。在一项针对奶茶的调研——“2019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茶饮品牌排行榜”中,蜜雪冰城排名第三;而第一、第二名分别是喜茶、奈雪的茶。

今年1月,在和饿了么的深度合作签约仪式上,蜜雪冰城总裁张红甫拍着胸脯说,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突破要10000家。不过在6月22日,这个原本预计10月达成的目标就提前实现了。

蜜雪冰城成为全中国奶茶业门店数量第一的品牌。更令人诧异的是,蜜雪冰城的关店率近两年仅1%,远低于业内水平。

从蜜雪冰城的生意逻辑中,可以发现移轨思维成就了其非同寻常的增长之路。

换道超车:从刨冰到奶茶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最初靠摆摊起家。1997年,在郑州求学的张红超临近毕业之际,把老家的刨冰生意引进到了郑州。经过自己的潜心琢磨,张红超在暑假期间摆起了冷饮地摊,专制刨冰等冷饮,取了个硬朗的名字:寒流刨冰。 

由于他做的刨冰口感好,生意不错,因此决定租个门店把它做大。没有本钱,他的奶奶就把自己毕生的积蓄3000元拿出来给了他。张红超拿着这笔钱到郑州文化路租了个20平米的小店。

这3000元,成了张红超创业起步的第一笔“天使投资”,刨冰店开张了。2000年,他把门店进行了升级,更名为“蜜雪冰城”。但受困于季节因素,刨冰生意只能夏天做,生意空间有限。

2006年,郑州街头出现了一批“彩虹帽”的冰淇淋店。当时,一支“彩虹帽”冰淇淋可以卖到10元,张红超眼前一亮:这比刨冰生意赚多了。

他开始研究这款冰淇淋:配料是什么,各种原料的比例是多少,利润空间有多少……

研究透了之后,他开始做冰淇淋生意,而且是亲手制作。售价2元的“彩虹帽”冰淇淋在郑州瞬间走红,蜜雪冰城的名气打响。

好学勤奋的张红超,凭借着冰淇淋生意积累了一手好技能,口碑也相当不错。至今他还自豪地说:“我练得手脚麻利技术娴熟待客热情。一直到现在,我打冰淇淋的水平都没有退步,最多的时候我一只手还可以同时打8支冰淇淋。”

除了物美价廉的冰淇淋之外,蜜雪冰城陆续拓展了各类奶茶饮品,走的同样是平民价格路线。从蜜雪冰城的产品价格表上,看到其奶茶多集中于4-10元。

用消费者的话说,不到10块钱买一杯不错的奶茶,想都不用想就会掏钱包。

纵观国内整个奶茶市场,也只有蜜雪冰城敢卖这个价了。而靠着走俏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蜜雪冰城快速进行全国性的攻城掠地,扩张门店数量,直逼上万家(既有直营,也有加盟)。

通常来说,人们很容易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的心智模式中,从而看不见市场需求。而一些通过发现差异带来的巨大商业机会和巨大增长的商业故事,都发生在突破了心智模式边界之后,此时企业重新发现了市场需求。

从刨冰到奶茶,张红超敏锐的生意头脑突破了“只有夏天才能做的生意”这一心智模式的边界,从而扩充自己的生意空间。

高质平价:突破经济的获取边界

为什么别人的冰淇淋卖10元,而蜜雪冰城仅卖2元?

事实上,张红超的定价策略不是比别人低多少,而是成本倒推法:一支冰淇淋卖多少钱,仍有利润空间。

经过一番推算,得出:一个用鸡蛋、细玉米粉、白糖、牛奶做的冰淇淋,就算只卖1元,也还是有利润的。

最后他决定,定价为2元一支。

以产品本身的成本决定价格,而不是一味追求暴利,张红超的这个定价原则,最终征服了市场。

所以,在别人想着卖贵、赚取更多利润的时候,蜜雪冰城推出的超低价冰淇淋一经推出,就碾压市场,成为那个年代的爆品。

虽然利润有限,但它成功打响了品牌,品质、口感丝毫不输市面上的冰淇淋产品,2元的冰淇淋一度引来消费者的排队购买。

蜜雪冰城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就是走“高质平价”之路,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它主要讲究的是薄利多销。一句话,就是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相比于喜茶、奈雪、CoCo等动辄20元、30元一杯茶饮的价格,蜜雪冰城的产品定价极为亲民,多数饮品格在10元以下,更贴近学生党、年轻白领们的消费水平。

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专门针对蜜雪冰城最受关注单品TOP20的统计显示: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最受关注,6元一杯的珍珠奶茶、8元一杯的杨枝甘露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与喜茶、奈雪的茶这些茶饮品牌主打一线城市不同,蜜雪冰城由于起步于郑州一家路边摊,所以专攻三四线城市的各个大学城,用低价精准击中大学生消费能力弱的特点,成为校园最受欢迎的茶饮品牌之一。

也因为此,蜜雪冰城的店铺多在三四线城市,与其他高端茶饮品牌形成了错位竞争。

因为三四线城市的人工、房租成本相对较低,且蜜雪冰城往往会将门店开在学校周边、商业步行街、城中村、车站等客流量较大区域,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复购率,成功下沉市场。

高质平价+低收入人群+下沉市场,这套组合拳被蜜雪冰城成功运用,打得啪啪响,也打入了企业的信条中。

不管是低价还是低收入人群,抑或下沉市场,蜜雪冰城都是押注在了“便宜”上。这是突破了经济的获取边界的典型体现。

当一个品牌突破了这一心智模式的边界后,使得它和消费者的关系更亲近了。

理论上说,蜜雪冰城创造了一个低端的奶茶市场,但事实上,契合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乃是这杯奶茶真正的成功逻辑。

便宜背后的终极秘密

为什么蜜雪冰城卖这么便宜,还能有利润空间?

因为它拥有自己的工厂,完整的供应链,能够让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研发、加工生产再到门店销售,实现无缝对接,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即使加盟商从公司总部直接进货,原材料也不会太贵。 

目前,蜜雪冰城在全国的直营店和加盟店已达10000家,如此庞大的门店规模,必然需要巨量的产品供应。

从2012年开始,张红超就决定建立自己的独立研发中心和中央工厂,力求实现核心原料全部自产自销。这样一来,蜜雪冰城就能掌握对原料的把控权,拥有议价能力。

2014年,蜜雪冰城投入了仓储物流中心的使用;2016年,其自建的固体饮料原料厂投产;2017年,上海研发中心成立;2018年,深圳研究院成立。

一支冰淇淋、一杯奶茶,已经实现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蜜雪冰城已拥有5万多平米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2万多平米的服务物流配送中心,每天卖出超300万杯饮品。

这些放在国内餐饮行业都是少有的自供应系统,成为蜜雪冰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是因为这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蜜雪冰城的原料成本、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得以支撑其赖以生存的“高质平价”。

按张红超的说法,一切成本,均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蜜雪冰城所有的饮品都有配方,并严格按照配方制作。例如:柠檬茶一般要放入4片柠檬,且是有标准克数的;冰激凌是奶昔粉兑一定比例的纯净水,再倒入冰激凌机制作,冰激凌外围要有三圈半的高度,圣代则有五圈半的要求。 

2019年,蜜雪冰城销售收入达6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8亿元。一个“城镇小青年”通过突破经济的边界,实现了量子增长,且增长势头远超过聚焦“中产市场”的喜茶、奈雪的茶。

从奶茶到咖啡,能复制成功吗?

2020年10月,据36氪报道,蜜雪冰城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约10-20亿元,投后估值约200亿元。同时,蜜雪冰城也在筹备上市事宜。

蜜雪冰城荣誉加身,但它的未来也笼罩着一团迷雾。

毕竟它还只是老三。如今,三四线市场的奶茶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比如在蜜雪冰城起家的郑州,多数大学周边已经出现了益禾堂、书亦烧仙草、CoCo这些品牌。

张红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隐忧,开始涉足高端奶茶。

2018年,蜜雪冰城试水高端市场,推出另一个茶饮品牌“M+”,价位在20元左右。不幸的是,由于对产品研发和消费者需求把握不够,“M+”以惨淡收场。

而在推出“M+”之前,蜜雪冰城在2009年前后也尝试过高端店,但用总裁张红甫的话说,“只用一天就把那个店清空了”。他们将那个店开业两年半的投资收益仔细清算之后,发现一共才赚了6100块钱。

“两年半赚6100,我记得特别清。”张红甫自嘲。

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蜜雪冰城的平价定位早已深入人心,品牌形象很难反转。况且,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等占据的高端奶茶市场也很难撼动。

蜜雪冰城急需再换个轨道。

今年3月份,张红甫在自己的简书账号上写了一封公开信,表示他将带领依然在持续高速增长的蜜雪冰城进军平价咖啡,打造“幸运咖”品牌,并豪言用5年复制一个蜜雪冰城。

(本文作者朱丽,文章首发移轨创新,新经济沸点经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新经济沸点立场。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