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粮了吗?

吃饱、吃好、吃安全。

文 | LULU

能给打工人“续命”的除了买买买,就属吃吃吃了!

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餐饮收入为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由负转正!有网友笑称:这回,咱们吃货们可立功了! 

央视主播郭志坚在解读本条新闻时,一口气讲了八个“吃”:

“这份‘吃’出来的‘成绩单’,背后展现出的是中国疫情防控的精准有力,当然还有精准的促消费措施,让我们可以吃、愿意吃,还能安全地吃,这样就更能吃。既吃出了信心,也吃出了韧劲!把这样的思路坚持下去,中国经济的这股‘韧劲’就会越来越强,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转正’。‘吃货’帮着把中国经济吃活了,希望大家越吃越火!”。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热情渐渐恢复,餐饮业重燃浓浓烟火气。

但是提醒各位吃货们,尽自己的力量拉餐饮业度过寒冬是好事,可不要因为浪费粮食把好事变成坏事哦,要做一名理智的吃货,坚决践行国家“光盘行动”的号召!

前不久的热搜有些“奇怪”:“浪费粮食可耻,吃播大胃王该不该禁止?”“餐厅推出N-1点餐模式,10个人点9个菜”……仿佛一夜之间,全国刮起了节约粮食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了:中国缺粮了吗?超市里的米面也没见减少呀?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不是刚破亩产30000斤的纪录吗?

中国不缺粮,然而很多国家和地区却在面临粮荒。

袁隆平院士在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粮食安全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与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饥饿人数可能新增1.3亿,40多个国家粮食短缺。”

这是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绝对安全吗?

很可惜,在粮食这个领域,作为一个人口14亿的超级大国,我们并不是“卖方”。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在新书《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中对中国粮食安全做出总体判断:“虽然中国‘吃饱’问题已解决,但吃好、吃安全、吃科学依然是难题。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已由口粮安全转变为饲料粮安全,本质是肉类安全、食物安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粮食安全是‘低水平、高难度、紧平衡、弱安全’,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平时没问题,战时有危险。”

尽管我们可以实现在稻米、小麦这些主粮领域的自给自足,但其他作物尤其是大豆和油料作物等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我国的大豆自给率只有15%,油料自给率不足30%。

2019年,中国养活了14亿人口,消费了近2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其中进口粮油肉相当于9亿亩耕地的产量。如果没有这些进口粮油肉,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会下降,肉蛋会变得稀缺、价格昂贵。

因此在中美经贸关系愈加复杂;内循环、外循环被重提的当下,节约粮食背后的深意并不简单。

一旦国际粮食供应链出现断裂,中国虽然不会出现吃不饱的问题,但吃好却成为难题——粮价上涨、物价上升,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得不防范未然。

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是人类对吃的三个基本需求。

疫后世界新格局需要新的粮食安全观。王宏广教授提出:粮食安全不同于口粮安全、需要“大粮食”“大市场”的观念;粮食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需要全球视野考虑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不再是平时的安全,必须准备危机时的安全。

口粮安全:吃饱的需要。口粮安全是指直接食用粮的安全,通常指小麦、水稻等直接食用粮食的安全。口粮安全表明“吃饱”的问题已经解决,是吃饱的需要,但不等同于粮食安全,不能全面反映是否吃好。因为除口粮外,满足人类正常生理需要的还有肉、蛋、奶、菜等其他食物,也就是说,人们要“吃饱”,也要“吃好”。

那么,吃多少算是“吃饱”?

从国内外有关粮食安全的政府文件、研究报告推荐的标准来看,“吃饱”的标准在国内外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每人每年消费粮食400千克,这是因为正常人对营养物质的生理需要基本一致。

粮食安全:吃好的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粮食安全的概念不断完善。粮食安全概念的完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如表2-1所示。

中国缺粮了吗?
表:粮食安全概念演变与特征
  • 粮食安全1.0阶段,强调口粮数量安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为:为了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储存量须达到同年粮食消费量的17% ~ 18%,其中6%为缓冲库存(后备库存),11% ~ 12%为周转库存(供应库存)。
  • 粮食安全2.0阶段,强调谷物数量安全与经济安全。20世纪80年代,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且能够买得起足够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这就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足够多的粮食产量、相当充足的粮食供给和获取粮食需求的能力。
  • 粮食安全3.0阶段,强调粮食数量与经济、质量安全。20世纪90年代,粮食安全的内涵扩展到食物安全层面:任何人任何时候对充足、安全、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拥有社会和经济上的获取机会,以满足他们健康生活的需要。食物安全的保障涉及农产品的供给(包括国内生产和进口)、农产品价格、城乡居民收入和农产品流通(贸易)政策、个人或家庭的饮食喜好。
  • 粮食安全4.0阶段,强调粮食数量安全、经济安全、质量与生态安全、技术与社会安全的综合安全。在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的基础上,该阶段增加了生态安全、技术安全、社会安全的内容,使粮食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更能反映粮食安全涉及的技术、生态、经济与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文明、粮食供给链安全等问题。

水灾、旱灾、蝗灾再加上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物流受阻和随之而生的经济问题,粮食危机或有可能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机。在世界粮食供应链面临问题时,中国政府提出“保粮食安全”,十分重要,王宏广教授出版《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一书也十分及时。

面对国际复杂局势,我国粮食供给必须依靠自己,而不是交给不确定的世界市场。正如总书记朴实却真挚的希望:“把中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对国家决策安心之余,今天需要比以往更加关心粮食和蔬菜。

(本文作者LULU,文章首发来咖智库,新经济沸点经授权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天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