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
文|脑极体 海怪
烟草是随着全球地理大发现之后,由哥伦布从美洲传回欧洲,不到一百年时间就传遍全世界。烟草最初只是被视作消除疲劳提神之物,但也因为人体对其的依赖而成为烟民们难以断绝的成瘾物,只不过烟草对于身体的危害没有毒品那么强烈,成瘾性没有那么剧烈。
烟草,成为继酒精之后全人类默认的一种日常成瘾性消费品。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吸烟对自己身体和他人健康的危害,公共性禁烟和个人性戒烟便成为潮流,电子烟就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但正是这一为倡导戒烟而生的新发明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它正在成为人们吸烟的新途径,而且因为其伪装的“无害性”,更是造成一批原本不吸烟的人开始尝试电子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过程和毒品的泛滥简直如出一辙。
因为最近发现身边抽电子烟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新习惯的真正危害所在。而我们仍然希望通过再一次苦口婆心地来一次说教,和电子烟做一次全面清算,找到其“原罪”所在。
电子烟的“成功”很好复制
关于电子烟,有两件事情令人唏嘘。第一件事是今天普遍流行的电子烟的鼻祖是中国的药剂师韩力发明的如烟。第二件事是无论是国外的电子烟品牌,还是国内的电子烟品牌,几乎都来自于中国深圳的代工。在电子烟领域,我们说自主可控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有人考证,在如烟之前,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发明者就发明了将尼古丁以蒸汽方式吸入的设备,并发明了Vaping一词。不过这些发明出来了,很快被当时烟草业巨头注意和购买,然后雪藏。这一戏码就如同柯达发明数码相机之后的表现一样,一切为了保住既得利益。
2004年,韩力的电子烟发明出来以后,首先没有在国内产生太大反响,毕竟价格昂贵。反而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受到上至明星名流,下至高中生的一致欢迎。如烟在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
但很快在国内,如烟因为“戒烟”的虚假宣传遭到严厉监管,在国外,如烟遭到烟草巨头的争相模仿,现在几经辗转挣扎,2013年卖身国际烟草巨头的帝国烟草,终究没有躲过被雪藏的命运。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开创者总是那个悲情的牺牲者。就在如烟被收购和雪藏的第二年,电子烟的风潮终于从欧美传回中国,以亚文化的形式开始流行起来。很快2015年,深圳举办了首届电子烟博览会,标志着电子烟这个新事物开始得到广泛认可。
如烟的衰败,既有其市场竞争原因,也有其产品本身的问题。从一开始,如烟就是定位于中年男性市场,主打“戒烟”宣传,而且价格昂贵,“吸烟”的体验并不好。电子烟之所以在欧美地区发扬光大的原因在于,人们根本不是拿电子烟来“戒烟”,而是看中电子烟可以“吞云吐雾”的体验感,电子烟的造型是否酷炫潮流。
电子烟“红杏出墙”,在国外出圈,已经不再有任何“戒烟”的目的,反而成了一种新的上瘾工具。因此,电子烟在欧美地区的流行,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的泛滥,开始引起美国等国政府的警惕。
2018年8月,美国要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清单中的“其他机械”就包括电子烟设备。这一下让美国电子烟品牌方和渠道方着急上火了。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国制造的替代方案,美国电子烟的90%以上的设备都是从中国进口,增加关税只能让美国电子烟大幅涨价,影响销量。
利益相关者劝说美国政府,一旦电子烟涨价,销量下滑,很多原本吸食电子烟的人会转而去买传统烟草,危害公众健康。这可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到了2019年,美国各州对电子烟的监管日趋严格,一些城市纷纷出台调味电子烟的禁令。9·11这一天,美国白宫宣布颁布调味电子烟的销售禁令,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人也宣称将带香味电子烟从市场上清除。与此同时,印度也颁布了全球最严格的电子烟监管禁令,禁止电子烟在印度的生产、制造、进出口、运输、销售、储藏及广告。
也是就在2018年底,受到电子烟品牌JUUL派发20亿美金年终奖给1500名员工的启发,中国大陆的创业者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到了电子烟市场的暴利和广阔前景。
成熟的产业链和超低的门槛让电子烟的成功可以轻松复制。而电子烟的暴利则让资本和创业者都兴奋不已,鱼龙混杂的投机者也开始入场。据媒体的报道,2018年在深圳华强北,只要投入不到10万,就可以推出一个电子烟品牌。一时间一大批电子烟品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人人都想成为中国版JUUL。
不过狂欢没有延续多久。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关闭一切电子烟的互联网渠道,网店下架电子烟产品和广告。
国内电子烟产业刚刚开始,就经历了第一轮洗牌,主打互联网电子烟的企业遭受沉重打击。而今年疫情的出现,让开始下沉线下市场的电子烟遭受了第二波冲击,开始了第二轮洗牌。
但从全球电子烟的规模和增速来看,我们只会看到电子烟可能暂时沉寂,但未来会永不落幕。
电子烟,想说“爱你”太容易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传统烟卷的外观、烟雾和口感的香烟替代品,他主要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变为蒸汽后直接吸食,避免了传统烟草中的其他一些有害成分的吸入,但并不会减少人体对尼古丁的成瘾性依赖。
电子烟的鼻祖——如烟,一开始的发心也是为了“戒烟”,也就是希望让烟民们在摄入尼古丁的时候,不用吸收因为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但是事实上,电子烟的出现不过是给了传统烟民们一个新的选择,就如老舍《茶馆》的唐铁嘴说的“我已经不吃大烟,改抽‘白面’了”一样。
更为打脸的是,最初习惯传统烟卷的烟民可能对这种抽起来没有“烟味”的电子烟并不感冒,很多时候都是在家人逼迫戒烟时候拿来玩障眼法的工具,就如我的一些亲戚也在拿所谓电子烟来戒烟,但更多时候都是“混合双打”,香烟递过来照样来者不拒。
因为电子烟的新颖和吞云吐雾的感觉,对于判断力差、追求新鲜感的青少年则是很有吸引力。也就是电子烟为扩大烟民基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诺里斯科顿癌症中心的估算,2015年美国仅有2070个成年人通过电子烟戒掉传统香烟,同时有16.8万青少年和青年因使用电子烟,而开始抽真烟,二者比例为1:81。而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吸食电子烟的烟民很大一部分都会转而去抽传统烟卷。不用想还是传统的烟卷更有“劲儿”。
身边有钟情电子烟的朋友问道,电子烟对人体有何危害?现在他既没有看到明确数据,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确实让他减少了吸食香烟的数量。何乐而不为?
比起传统香烟来说,电子烟就像从矮子里面拔将军,电子烟确实减少很多的有害成分,在致癌性上低于传统香烟。虽然电子烟没有严格的数据论证,但对健康危害同样不可忽视。首先尼古丁的成瘾性本身就是最大的危害,过量吸食尼古丁后,容易引发尼古丁中毒,对人体大脑、孕妇胎儿的发育都有危害。电子烟形成的气溶胶,也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特别是一些劣质的电子烟产品,因为没有严格标准的制约,更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我看到网上很多为电子烟摇旗呐喊的人都在希望用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从而为电子烟行业的合理性做背书。
但事实上,电子烟“戒烟”本质上就是一个伪问题。电子烟的吸食原理同传统香烟一样,都是通过尼古丁来刺激大脑产生快感,使人体产生成瘾性。同时正因为电子烟相对香烟来说更为“纯粹”,其成瘾的隐蔽性更强,人们的负罪感更低,因此对于电子烟的依赖会更为严重。
反过来说,想要戒掉传统香烟,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停止吸烟,而根本不需要电子烟过度。戒除烟卷的过渡期的痛苦跟戒除电子烟的过渡期的痛苦并没有什么差别。电子烟企业为烟民们制造的这个过渡产品不过是一种左手倒右手的幻觉而已。
而现在,电子烟连最后一层遮羞布也扯掉,开始面向那些不吸烟的年轻人群,以新奇好玩的体验来扩大吸烟人群。商家是利益驱使,年轻人是好奇心和虚荣驱使,更容易迷失在电子烟所造成的虚幻世界中。
据统计,中国有3亿烟民,但凡从这3亿烟民中拉过来5到10个百分点,那都是一个海量的数字,足以撑起电子烟庞大的市场红利。但是电子烟的目光可不止落在这些人身上,而是看中另外一个不吸烟的几亿女性和青少年群体中。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大约有1000万。可以推知,无论是电子烟从业者,还是电子烟的使用者,都正在成为这一场新的成瘾性狂欢的共谋。
电子烟“原罪”即人性的弱点
谈及电子烟的话题,任何一个抱有劝诫之心的局外人都会遭遇灰头土脸的失败。正如靠刷墙写上“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就想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一样,靠着苦口婆心地劝说吸烟者放弃香烟或电子烟一样,注定会徒劳无功。
很少有人会看着一张“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册,就马上掐掉手里的香烟,甚至很多人看到因为吸烟而出现的各种肺部问题,还会戏谑地来一句“赶紧抽根烟压压惊”,直到有些人拿到那种跟死亡通知单类似的癌症晚期诊断证明,才有可能悔悟当初的不该。
但这些和眼前烟雾缭绕带给自己的享受以及尼古丁对大脑的安慰相比,未来几十年的健康危害几乎不再考虑范围。更何况,社交性吸烟所产生润滑剂作用,使得人们根本无力摆脱吸烟所带来的诱惑和压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正如年轻人正在抛弃传统的白酒和白酒所代表的等级文化一样,年轻人更喜欢符合个人口味的低酒精调味酒。而电子烟的出现也有同样的意味,摆脱了传统烟草所代表的三六九等,年轻人更能出自己喜欢的调味电子烟中选出自己中意的口味,而不用相互敬烟,只需要自己体味吞云吐雾的快感就好。
在更大的层面看,传统烟草业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庞大产业链,其问题的复杂性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但是电子烟的兴起,已经在触动传统烟草的“奶酪”,正在从传统烟草那里蚕食烟民的份额。不过,如果从更长的增长曲线来看,电子烟又可能成为传统烟草的帮凶,帮助它转化更大基数的原本不吸烟的人群。
就像茅台老总说的“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还没到时候,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这句话用在电子烟上也成立,可能现在的小年轻不抽玉溪、中华,20多岁只知道玩电子烟,等上了岁数就知道要抽好烟了。
根本上来说,烟和酒都是人性弱点的产物。我们人类大脑的趋乐避苦的自然倾向,让我们对那些能够刺激多巴胺等快乐物质分泌的东西毫无抵抗力。人性的都太过人性。只要你发现身边有嗜酒、嗜烟、嚼槟榔的朋友,他们几乎都已陷入到这种成瘾性习惯当中。而像电子烟这类新物种的出现,不过是伪装的更好的上瘾物,通过把自己包装的“人畜无害”的面目来俘获人心。
在人性弱点面前,理性的强制也并不管用。就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因为强行颁布禁酒令,却导致走私、劣质酒和黑帮非法交易的泛滥。相信如果国内一刀切的禁烟也大概率会带来黑市的盛行和国外电子烟的泛滥。
成瘾性问题难道真的无解吗?确实如此,在现代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的合谋下,只有利用人性的弱点,放大人性的成瘾性,才能攫取源源不断的利益。如果不是毒品的社会危害性大到令人发指,商人们早已将这类化学物变成源源不断地商品投入市场,哪里还轮得到躲在黑暗世界的那些毒枭们染指。而烟草这类温和而缓慢的上瘾物,则成为一种居中妥协的选择,一方面满足了人性,一方面获得了收益。
当然,我们也并非全无希望。虽然未来正在变成一个让人们越来越容易上瘾的社会,但是却不是一个越来越鼓励人们上瘾的社会。也就是说,随着上瘾成本日益降低,整个社会对上瘾的态度和上瘾者的社会评价日渐降低,而那些能够抵御各种上瘾物的自律者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奖赏。
尽管每个人贪恋成瘾的感觉,但是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自己的抽烟癖好,也会在公共场合远离他人,自觉地独自享受吞云吐雾的快感。而那些公众人物,无论私下是否有这些种种“爱好”,但也因为对前途的顾虑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会在公开场合注意自己的行为。没有人会再把“抽烟、喝酒、烫头”当优点去宣扬,而是把“健身、塑形、养生”挂在嘴上了。
电子烟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人类同行很久。如果你的电子烟的使用者,还请保持对它的警惕,还有对他人的尊重。如果你还没有吸过,还请收起好奇,培养些通过自律才能获得成就感的习惯。如果你是电子烟的从业者,那就请恪守行规,放过孩子。
(本文作者海怪,文章首发脑极体。新经济沸点经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新经济沸点立场。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