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在进化。
文| 新经济沸点 郭娟
6月22日,来自36氪的消息称: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的全称已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蚂蚁“金服”到蚂蚁“科技”,标志着阿里系的这家独角兽企业正在拓展边界:始于支付,壮大于小微金融,又不止于金融。
这一切早有伏笔。
01
成立于2014年10月16日的蚂蚁金服,起初定性为“小微金融集团”,经营范围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蚂蚁小贷、招财宝、网商银行等。
彼时,马云有一句话广泛流传:“小微贷款,银行不做阿里做”。诞生于2013年6月的余额宝,将大众玩基金的门槛拉低到0,这款产品仅用五个月,就突破千亿规模,次年,中国掀起一股“宝宝”热潮。
一场“马云式的金融”意味着,一方面,是与传统银行的错位竞争,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的大量个人客户被“宝宝”们抢走。
银行业因此感到担心,在他们眼里,互联网大佬们的游戏规是“蚕食”,“为真正的敌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的规模小,比较脆弱,在传统银行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主要为这类企业贷款,“不良贷款的拖累占到60%以上。”
互联网公司发起的金融革命,最大的优势为技术。蚂蚁金服对外提供了数据:其平台上给小微企业放贷不良率一般在1.23%,而2018年,蚂蚁金服新任总裁胡晓明表示,“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我可以容忍5%的不良率。”
蚂蚁金服的吸金能力也不可小觑。以阿里小贷为例,其贷款对象限定在阿里巴巴的B2B付费商户,由于基于大数据的信用支持,省去了大量对于贷款商户资质审核的成本,使其放贷的年化利率低于市场平均的20%,只有18%。
“基于海量的贷款商户,使得阿里金融每天小贷利息就超过了百万。”2018年10月,《中国经济周刊》这样写道。
更为宏观的利润数据来自阿里财报。新金融琅琊榜据此计算,依托于每年季报,按照自然年计算,蚂蚁金服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42.54亿元、29.06亿元、131.90亿元。到了2019年,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高达176亿元。
02
金融领域吸金,这是业界共识,但这个领域的风险也源于它“国之利器”的定位。
从2014年到2020年,“互联网金融”从兴起到被滥用,再到遭遇监管,行业里大量“李鬼”触礁,如今,13家美国IPO的中国网贷公司,没有一家不提转型,业务在萎缩,市值也跌破发行价,其中,“折扣”达到90%以上的公司包括趣店、品钛、和信贷等。
这也波及到主打“金融科技”概念的企业。
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有点类似,同样依托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完成技术积累,它于2018年9月开启转型,更名“京东数科”,“让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直指To B服务,如今,京东数科的业务遍及智慧城市、各个行业的数字化,以及智能机器人。
在蚂蚁金服的平台上,同样积累了大量的技术。
区块链技术最初与金融比较接近,2017年,在“全球区块链专利排行榜”上,中国的入榜企业占49%,阿里巴巴以全球49件的总量排名第一。而这些巴区块链技术全部诞生自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副总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曾公开表态:“区块链和ICO是两件事”,ICO确实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发币的激励机制,但ICO只是区块链技术的某个应用。
“蚂蚁不碰所有的ICO也不碰虚拟货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技术怎么发展,去提高社会效率,实现社会价值。”蒋国飞说道。
从蚂蚁区块链申请的专利来看,大部分应用场景的确为日常生活领域,比如公益捐赠、房屋租赁、正品溯源、中小企业的版权保护、手机签合同、12城地铁票结算上链等。
“建立这个世界的信任关系,建立去中心化的协作关系”,为蚂蚁金服做区块链的初衷。如今,蚂蚁区块链构建了50余个区块链应用场景。
2019年10月2日,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发布了一个最新测试结果,阿里巴巴的OceanBase超越这个领域的第一Oracle(甲骨文),成为全球第一,同样地,OceanBase也由蚂蚁金服操刀。
每个数据库厂商都试图向客户证明自己的系统性能最好、处理能力最强,但数据库厂商各自的性能测试数据却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TPC-C作为一个广泛接受的标准,以严谨著称,并因此杜绝了商业上的作弊行为。
在国内,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都以TPC-C为性能测试基准,通过TPC-C,意味着拿到了这些企业的准入证明。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内数据库厂商打榜TPC,但其实一直都是Oracle、IBM这样的国际型企业霸榜。
在蚂蚁金服内部,自研数据库OceanBase承载阿里巴巴集团去IOE的使命,并于2016年完成全面替换。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OceanBase的价值,那么就看每年的双十一,支持峰值处理的能力,在2019年,这一数据达到6100万次/秒。
在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成立当天,时任CFO井贤栋透露:“未来我们会开放更多的底层平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这种平台化的思路与阿里巴巴的电商、物流业务也是一脉相承。
但是问题来了,当OceanBase诞生时背负着“金融级别”标签的数据库,现在有向全行业开放的野心,而金融领域的数据库技术泛化为行业的底层支持,这里面是否具有通用性?
以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为例,起源于个人支付数据、线上消费行为的征信体系,起初对于行业比较依赖,发展仅局限于阿里的体系,但当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便开启了与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租衣等企业的合作。
2016年7月,正是摩拜、OFO、街电、小电们兴起之际,芝麻信用对外公布数据:合作伙伴超过200家,90%与蚂蚁金服无关。
这大概是从金融泛化到行业应用的一个案例。
03
2017年底,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根本上就没想做金融,但是必须要经历几年做金融的过程,要不然没人搭理你。”
简而言之,彼时的京东金融也感觉到,一开始做金融的前景,远不如帮金融机构做服务。
另一方面,从2013年成立,到2017年,京东金融也在连年亏损,消金界拿到的一份数据显示,2014~2017年,京东金融分别亏损3.24万元、143.27万元、5.68亿元和20.87亿元,亏损总额约26亿元。
2018年1月,刘强东通过内部邮件高调宣布京东金融实现单季盈利。2018年,京东金融开启了转型京东数科的诉求,这一转型,意味着金融只是行业解决方案的一个支流。
蚂蚁从“金服”转到“科技”也正是要将技术泛化到其他领域,但这一举动也并不意味着它放弃普惠金融。
2020年6月,作为蚂蚁金服界面代表的支付宝上线搜索引擎以来做了一次升级:新增数十万金融类搜索关键词。
支付宝搜索产品运营负责人袁怀宾透露,目前50%通过支付宝搜索框获取服务的用户,搜索的都是金融类服务。“金融服务是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的重要服务类目,而搜索框已经是用户在支付宝获取服务最核心的入口之一。”
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其上有超过300家国内一线基金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超过6000种理财产品服务。
另一方面,是支付宝从今年3月以来的新定位——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这是它打开服务业数字化的一个窗口,立下“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对于多数中小商家而言,支付宝能帮其提供小程序服务,在超级APP瓜分完移动端流量的前提下,通过轻应用,中小商家得以完善移动互联网的环节,目前,支付宝上170万个小程序、1000多个数字景区、300多个城市市民中心,而除去政务服务,服务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占比较大。
从商家服务的环节来看,支付是一个浅入口,小微商家的在线化则更多地体现在数字营销、获客、订单管理、财务管理等等环节。
这一改变,让支付宝APP看起来更“美团化”。当口碑这个产品发力,支付宝APP承担起阿里的另一使命:生活服务电商To B 、To C的双线竞争,这也是与美团掀起战争的一个重要入口。
互联网界的To C一役已经结束,To B 的产业互联网才刚起步,而支付战争在二维码之后,任何动作都是锦上添花,人人提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谁也无法绕过这些技术服务商。
(本文为新经济沸点原创,作者郭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天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经济沸点优质内容同步到虎嗅、钛媒体、36KR、21财经、亿邦动力、创业邦、和讯网、新浪看点、微博、搜狐、网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平台。